为了进一步推进《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教材“三进”工作,9月5日下午,国际教育学院在本部312会议室召开理解当代中国多语种教材“三进”工作教学研讨会。会议由院长孔辉主持,学院全体教师参加会议。
孔辉指出,要充分认识到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三进”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将留学生课堂作为“三进”工作的主体阵地,将“三进”工作与留学生课程教学大纲修订、教研教改项目紧密结合起来,帮助留学生进一步夯实中文基本功、提高中文交际能力的同时,培养出更多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国际人才。
随后,参会教师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围绕“三进”工作的核心内涵分享心得体会。盛腊萍老师认为系列教材解决了国际中文教育一直存在的诸多困惑,提出应深化教研教改,完善当前的课程内容设置。夏锦湲老师从“三进”工作的背景和意义出发,指出此项工作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融入国际中文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效途径,要进一步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提高留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和思辨能力。何雪老师提出要创新教学模式,分“引—导—产—拓—评—收”六步骤开展“三进”课堂教学,帮助学习者丰富知识体系,提高听说读写译的技能。
国际教育学院将以《理解当代中国》国际中文系列教材“三进”为契机,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融入国际中文课程,进一步明晰“三进”工作发展方向,更好地把“理解当代中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融入于语言教学中,培育更多知华友华的国际人才。(撰稿:何雪 陈国欢;审核:孔辉)